政策强监管下,校园食安如何实现“全链条透明化”监管?
发布时间:2025/06/24
前言

2025年,校园餐饮正经历一场深刻的“舌尖革命”。政策密集出台,技术日新月异,目标直指从“吃得安全”向“吃得健康”的跨越式升级。在这场关乎亿万师生健康的变革中,新中新校园阳光餐饮服务平台,以智能化、全链条监管为核心,深度响应国家“健全餐饮服务综合监管机制,加快数智化校园餐饮体系建设”的号召,为构建“阳光共治”的校园餐新生态提供坚实的技术底座。


01.政策引领从“明厨亮灶”到“明链亮数”监管升级势在必行


2025年,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推进会上明确提出,要推动中小学校普遍成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,强化家长监督作用,并通过“互联网+明厨亮灶”等技术手段实现校园餐全流程透明化。

自专项整治以来,全国已投入103亿元改善食堂设施,“明厨亮灶”覆盖率高达98.5%,培训从业人员超433万人次,校园餐质量显著提升。

在此背景下,新中新校园阳光餐饮服务平台以智能化、全链条监管为核心,助力学校落实教育部“五个体系”建设要求,为师生打造安全、营养、透明的校园餐环境,用科技赋能,让每一口饭都看得见信任。


02.行业痛点传统监管模式亟待数智化破局


1、信息孤岛与数据壁垒:采购、加工、仓储、经费数据分散,难以汇聚分析,形成监管合力。

2、传统监管局限:依赖人工巡查,时效性差、盲点多、主观性强,“一阵风”式检查难治本。

3、责任追溯与证据固定难:长供应链下溯源困难,纸质记录易丢失篡改。

4、经费管理不透明:餐费收支、结余缺乏有效监督,易滋生微腐败,影响餐食质量。

5、多方协同不足:政府、学校、供应商、家长间缺乏高效共治平台。

6、预警能力薄弱:缺乏基于数据的风险预测和主动干预能力。


03.新中新校园阳光餐饮服务平台打造“全链条透明化”智慧监管中枢


新中新平台深度融合政策要求与行业痛点,以“1+4+N”架构体系(一个平台,四大核心系统,N项智能硬件)为支撑,构建覆盖招标、竞价、采购、送货、验收、结算、溯源、智慧膳食、食品安全、信用评价、食安大脑的全链条数字化解决方案,实现“阳光化、智能化、穿透式、全流程”监管。

1


核心亮点升级

1、AI智能监管升级,“明厨亮灶”迈向“明链亮数”

新中新平台深度融合“互联网+明厨亮灶”技术,支持多终端实时直播后厨操作,家长、师生可通过手机APP随时查看食材处理、烹饪全流程。更创新引入AI行为识别系统,自动监测未佩戴口罩、违规使用手机等风险行为,即时预警并留存证据,杜绝安全隐患。

2、全链条透明采购,筑牢安全第一关,经费阳光化

平台对接教育部倡导的“食材溯源”机制,构建从采购、配送、验收到加工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。借鉴浙江“食堂智治一件事”模式,河南惠济模式等;整合供应商竞价系统,学校可在线择优选择优质供应商,确保食材新鲜、价格透明,家长亦可参与订单审核与评价。

3、家校协同监督,构建“社会共治”生态圈

通过平台,家长委员会可实时参与校园餐监督,如查看每周菜谱、供应商资质、经费使用明细等,并在线提交建议或投诉。同时,平台支持“食堂开放日”预约、家长“质检员”角色体验等功能,深化家校互动信任。

4、应急管理一体化,风险防控零死角

平台内置应急预案模块,支持食品安全事件提级管理,实现从风险预警到处置追踪的全闭环响应。结合大数据分析,动态感知区域性风险,为教育部门和市场监管机构提供决策支持。


核心硬件赋能:让监管更“硬核”

智能收货-电子秤:通过云存储、收货商品图片留存、称重数据直接回填订单等技术手段完成验收、确认收货与采购单、结算单数据无缝衔接,数据统一规范,事后可查可溯工作。智能晨检仪:AI识别身份、体温、手部卫生,自动生成晨检报告并关联台账,异常实时推送,确保人员健康准入。智能留样柜:自动称重、拍照、打印标签,人脸识别门禁,扫码/点选留样模式,温控监控,数据云端同步,确保留样规范、可追溯。


校园餐是教育公平的基石,也是社会民生的温度计。新中新校园阳光餐饮服务平台以技术链赋能监管,以责任链凝聚共识,串联起政府监管、学校责任、家长参与三方力量,真正实现“制度保障坚实、技术监管精准、社会监督有力”的阳光共治目标。


2025年,教育部深化“校园餐”专项整治的号角已吹响,新中新愿与全国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携手,以科技创新之力,守护每一份校园餐的安全底线、营养基线与信任红线。加入我们,让阳光照进后厨的每一个角落,让信任扎根于校园的每一餐!


2


因为安心,所以放心;

因为透明,所以信赖。

新中新,赋能校园餐“全链条透明化”的坚定践行者!

欢迎垂询合作,共筑校园食品安全长城!